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百姓的生活总是与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小便被教育要珍惜粮食,因为粒粒皆辛苦。革命伟人列宁也曾说过:“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它一切会变得乌有,社会主义制度只会是一种愿望而已”。没有粮食,就不要谈国家稳定,基本温饱无法解决,其他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粮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粮食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关乎国家命运,关乎社会稳定。提到粮食,就不得不提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院士。袁隆平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凭借大无畏的科研勇气、永不止步的科研探索以及矢志拼搏与埋头苦干的精神突破了杂交水稻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作为一个90后,自从我上小学起,袁隆平先生的名字就一直环绕耳边,并始终伴随着我成长,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神农、是魔道祖师、是大德鲁伊。这个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科学家,其丰功伟绩无论怎样去表现似乎都不为过。而至今,虽素未谋面,但从各大头条以及新闻媒体中可以窥见袁隆平先生的尊容,他似乎以一个典型的集中了所有中国人基因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以那么和蔼、朴实、可亲的容貌,以那么亲和、憨厚、温暖的眼神,直视所有人的心灵,让人的内心为之而暖。上个世纪60年代,袁隆平先生从质疑权威中开始了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在他看来,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正如读书一样,读书是获取知识的前提,但尽信书不如无书。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但如果迷信权威与书本,创新也就没有了空间。因此,搞科研必须敢想敢做。
作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的袁隆平先生,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正是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我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使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意义可以用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的话来概括,即“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宝贵时间,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生活。”回到当下的国际背景与环境当中,如今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容面对,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手里握着杂交水稻这张底牌,不易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换言之,杂交水稻的意义,是帮国家守住了粮食底线,而他——袁隆平先生,也值得“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在获此荣誉之后,他本可以一壶淡茶,一卷诗书,一捧光阴,独守一个人的清欢,远离喧嚣的闹市亦或黄沙四起的贫瘠的农田,但他没有,他依旧弯腰在田里,不断研究新品种。2017年9月,袁隆平先生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实现了水稻去镉技术,同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为提高水稻产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国粮食的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隆平院士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可他仍然坚持下田做研究,脸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搞科研,他曾告诉记者,做科研就要埋头苦干,能吃苦,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或者失败,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其自身的顽强与毅力。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能保持从事科研的初心,仍然专注于田野工作,淡泊名利,他没有忘记毕生的梦想,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尽管中国的杰出科学家数不胜数,但我最敬佩的便是袁隆平院士,我无意于对各领域科学家作比较,也许是出身农村家庭的我对农村亦或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吧,对于有着乡土气息的袁隆平院士,我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作为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同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几十年来,凭借杂交水稻研究的突出成就,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先辈们所追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最高境界。袁隆平在带给我们物质财富的同时,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以及埋头苦干与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同样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并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将个人成功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舍一己之私,成大局之业,袁隆平先生的奉献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