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999js金沙老品牌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对申请者进行的两轮关于校史、著名科学家校友事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以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程度考察,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评选出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获得者10人。为积极倡导学习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精神,风采人物栏目将隆重推出该系列人物专访。
下面让我们走进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学金获得者——秦虹。
有时候
梦想与现实之间
隔的不是千山万水
而是跨过那些障碍的一步又一步
也许你只是沿着别人的足迹
但那信仰足以成为不朽的动力
年少时,我们总会有不少美好的向往,岁月变迁,生活告诉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靠近美好。
从小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中,我常常因为某些困难倍感失落,不知所措,但很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
那时候,好多成功人士,包括科学家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身上的各种品质,几乎成为铸就我人生信仰的一砖一瓦,成为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聆听’教诲,时时鞭策自己”,是我对他们的崇敬方式。
我清楚自己的缺点,也在每次失望、堕落的情绪到来前,默默思索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咬紧牙关,度过困难的。相比之下,那些小小的困难也就不会再阻挡我的脚步。
如今,我感谢那些艰苦的日子,没有那些经历,我怎么会懂得拼搏的意义。
今年9月中旬,正是我准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最后阶段。犹记得那个傍晚,我和室友们在走廊里背知识点,突然听说了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的评选活动,看了要求后,我觉得自己可以去试试,就当作考前的减压。
由于时间紧张,我抽出时间来重温了许多科学家的事迹,当然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科学家。经过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事迹以及对9999js金沙老品牌校史、9999js金沙老品牌优秀校友的研究,我深受启发,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时光。
在参评过程中,我从科学家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力量,还有诸如热爱祖国的虔诚信仰。从我第一次在荧屏上接触到邓稼先和钱学森的影视形象,我就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动,一个是为祖国核事业而付出健康的两弹元勋,一个是排除万难毅然归国的导弹之父。每个科学家都把科学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都能成为他们闪亮的舞台,他们的光芒足以影响世界,影响未来。这次感恩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的评选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求学的信念。
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助学金的申请,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我很享受参与,也很感谢本次的感恩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评选活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的学习阶段,我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兼顾学习和各项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斗志,为将来的法律职业生涯,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法律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我的责任。我会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宣传法律知识,扩大法律影响力,让法律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生是一个旋转的阶梯,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决不可失去进取的心,失去追求希望的勇气,更不可丧失一双与风雨搏击的翅膀。亲人的期望,还有学习的信念,都将伴我成长,并迈上更高的阶梯。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的评选过程给我带来很深的触动。写心得的时候,我看着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李四光、袁隆平的事迹,品味着他们的事业和人生,深受感染,在他们的心里,国家大于个人,为了这个信念,他们付出大量精力,甚至是健康”。支持他们一路走下去的,必是“崇尚真理,为民服务”的信仰。
仰望着科学家们不朽的功绩,我心潮澎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从自己做起,发扬这种崇尚真知,刻苦钻研的精神,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深入地探索真理,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建设美丽的祖国而努力。
【实践经历】
1.2017年4月,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2017年8月至9月到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实训,先后在行政部、民事行政检察部担任检察官助理,协助检察官完成案件检察报告、整理案卷材料。
【获奖项目】
1、获得2015―2016年度内蒙古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获得2016―2017年度内蒙古大学“优秀团员”称号
3、获得2016―2017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科学之光,人类之幸
自从科学开始与社会相结合,它就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世界,它与时间同行,与空间同在,绵延交错在人类认识史上。古往今来,多少科学家仰望并攀登着这座高峰,亦或流连与陶醉在这片汪洋之中。如果说科学是人类进步最重要的助力,那么科学家们就是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奔跑的巨人。
薄弱的科学意识,根深蒂固的帝制王权将那时的中国推向深渊。1840年,随着英军打响鸦片战争的第一枪,长期闭关锁国的旧中国不得已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从此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复兴之路。与此同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也传入中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如詹天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看得清时势,舍得下自我,扛起时代的大旗,主动去改变我们“技不如人”的局面。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巨人。
从小听着这些科学家们的故事长大,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形象如一颗颗种子般在我心底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而我对科学家们的崇敬之情也在不断积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任何一位科学家的成果,绝非偶然,他们都在背后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同时他们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句标语曾经贴在我们的教室里,勉励我们脚踏实地地学习、积累。在我看来,这句名言,更是所有科学家们迈上成功阶梯的第一步。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又如何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呢?而勤奋,便是获取理论知识必备的要求。华罗庚先生的勤奋更体现在他面对艰苦条件下的持之以恒。尽管少时家贫辍学,还要为生计忙碌,可他却没有停止对数学的钻研,并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要点,不断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任何伟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空穴来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说过:“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编乱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正是因为有这样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李四光先生才能在实践与知识的反复试验中,创建了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还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大庆、胜利、大港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进行勘探,为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不仅如此,李四光先生运用扎实的知识,准确的判断,经过艰苦的工作为中国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另外,他在地震预测和预报方面的理论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应用和发展。而他本人,也同他留下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一样耀眼。
自古“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自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问世,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希望。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高产水稻品种,为广大劳苦群众的温饱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他曾说过:“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启发了他,从此开始了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艰辛路。但同时,袁隆平先生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抓住了适当的机遇。改革开放后,杂交水稻的培育走上了顺风之路。他与团队的默契配合,卓越的工作能力,都为他的成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他的成功,为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一粒种子也拯救了世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们,除了勤奋、追求真理、抓住机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国之心同样赤诚。我国“两弹元勋”之一的钱三强先生说过:“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每一位科学家成功的同时,都有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祖国也因有他们而自豪。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先生,刚刚36岁就被聘请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可谓是年轻有为。殊不知,当他克服重重困难,放弃美国的荣华富贵而回到祖国后,才是他创造另一个奇迹的开始。那时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而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义无反顾地投入“两弹一星”的建设中,为我国的国防军事力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正是拥有这一腔爱国热血,他顽强抵制了美国政府囚禁、审讯的重重刁难,回到祖国。同样,那些爱国科学家们在面临前途和祖国的抉择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建设。也正因如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又快又好地推进。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用青春、毅力甚至是健康和生命,浇灌着科学事业,等待着绚烂的花朵开放,来装点祖国大地。可以说,科学以多大的力量带给我们日益便利的生活方式,科学家们就在这背后付出了更多难以想象的努力。
感恩,科学家,感谢他们为我们揭开世界的奥秘,感谢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减轻了疾病危害,感谢他们筑起坚实的国防之墙,守卫国家人民,感谢他们让国人的自豪上破苍穹,下潜深海。此刻,太多的崇敬之情,已不能仅仅由“感谢”二字来承载,惟愿人们共同铭记这份功绩,让科学事业薪火相传,让祖国的明天,因科学进步而更加强盛。
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身上勤奋好学、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以及热爱祖国等等的优秀品质,不断地充实我们自己,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兼顾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争取以最优秀的状态步入今后的工作岗位,同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